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福耀玻璃曹德旺的传奇人生

时间:2023-06-18 19:30 点击次数:142

  听过我节目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车刚买回来没几天,前挡玻璃就被石头崩了一个小坑,4s店的朋友就推荐我去福耀的售后,去做玻璃修补。我当年在奥迪4s店的时候,看到后场有工人在更换玻璃,穿的也是福耀的工作服。那时候我就注意到很多车的玻璃上都是FY的英文,FY就是福耀。在中国,每生产两台车,至少有一台用的就是福耀玻璃。我曾经做过一期节目,带着聊过世界上几大汽车玻璃制造企业,咱们国内的福耀玻璃,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所以,曹德旺和他的福耀玻璃创业史今天咱们就好好的聊一聊。

  我们知道一个人发点小财得靠脑袋,但是发大财就得靠机遇。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能抓住机遇,可是机遇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往往我们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走远了。大家都明白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我们智商情商都不低,感觉天天都时刻准备着,怎么机遇就不垂青自己呢。看看曹德旺的故事,也许会有些启发。

  曹德旺出生于1946年,9岁之前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周围人都喊他“小印度”。因为他出生在上海租界,巡捕多为印度人,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打扮成巡捕模样,所以大家就喊曹德旺“小印度”。直到1954年他9岁的时候,伯伯提议让曹德旺去读书,家里才起来给他起了个名字,德旺的含义就是“聪明有德,必然兴旺”的意思。有时候,风水这东西不信不行。我的名字里原来有个跟财有关的字,但是上小学的时候别人总是给我起外号,我就把这个跟财相关的字给去掉了。所以,到现在我都发不了财。

  曹德旺能发财,跟他的家庭背景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但不是说家里人能给他资金和人脉的支持,而是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经商的天分。曹德旺的父亲是福建福清高山镇人,福清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年轻人远渡重洋去国外学习打工。而曹家在高山镇是望族,曾祖父曹公望,曾经是福清首富。但到他父亲这辈,已经破落的差不多了。曹德旺父亲也是一心想学做买卖,于是就去日本投靠自己舅公,舅公在日本开布店。直到1936年,家里喊曹德旺父亲回来成亲,他才回到福清娶了妻,本来准备一年之后再去日本,谁知道卢沟桥事变爆发,只能滞留在上海。

  因为回不去日本了,在日本的舅公就把他在日本赚的10万日元都汇到了上海。可能大家对这笔钱没概念,我查了一下,1943年,日本一名大将的月薪是550日元。当时的日元比美元还值钱,一下子收到这么多钱,曹德旺父亲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周围人看曹父有钱,就来找他投资,曹父开过夜总会,后来还成为了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股东。但是上海这时候很动荡,曹父决定还是回到福清老家避一避。这一年,曹德旺刚刚出生。

  曹父当年手头阔绰,买了一艘机动铁壳船,装载上海家中所有的家产,自己和家人则坐着客轮回福清。谁知道全家到了福清,货船却迟迟没来,过几天传来消息:货船在海上遭遇风暴,沉没了。倾家荡产这个词,用在这里应该是比较贴切的。所以,曹德旺本来是喊着金汤匙出生的,结果漂洋过海之后又变回了普通百姓。这里说句题外话,曹德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火”属性,可能天生怕水。

  但比较幸运的是,曹德旺的母亲也是地主家的千金,幸好她把金银珠宝随身携带着,于是变卖了珠宝换成钱,买了块宅基地,盖了个二层小楼,又买了十几亩地,就准备在这里定居了。但是曹德旺的父亲当年不是混日本,就是混上海,除了做生意其他什么都不会,种地就更别提了。所以,曹父决定还是回上海去闯荡。直到曹德旺10岁的时候,他父亲才从上海打拼回来。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曹德旺的童年记忆里,父亲这个角色是缺失的。

  曹德旺对自己父亲还是很崇拜的,因为他父亲回家后经常拿着当时上海的《新民晚报》跟他吹牛x,说这上面有关于他的报道,介绍他的时候都是用“旅日归侨代表曹胜美”,曹胜美是他爸在上海给自己取的洋名。他爸没事就喝着小酒,跟曹德旺吹自己当年做生意的往事,那时候曹德旺还小,听不太懂,但我相信他小时候就一定形成了想法,将来自己也要做生意。

  曹德旺辍学的事说来挺搞笑,就是因为看教导主任不爽,结果趁教导主任在茅房里大号的时候,他爬到墙头对着他脑袋撒了泡尿。结果,这事儿闹大了,曹德旺也怕了,从此就不敢再去学校上学了。初一都没念完就辍学的曹德旺,没学上只能去放牛,但曹德旺本人还是想读书,他有个哥哥学习非常好,于是就拿哥哥的书过来读,曹德旺嗜书如命,至今为止,他家里的书籍任何人都不可以借阅。

  ?放牛总不是个事啊,通过他哥哥的介绍,他谋到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在农场里“数树坑”,每天大人挖好树坑,他去数一遍可以拿到5毛钱。这个活儿听起来轻松,但干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树坑太多了,数错一个,就得从头再来一遍。所以很多人宁愿挖坑也不愿数坑。曹德旺当时就琢磨,怎么才能一次就数清楚,不出错呢。于是就想到用树枝做记号,一个一个点过去,效率大幅提升。所以说,做任何事都要用心,稍微动动脑子,办法总归是有的。他父亲曾经告诉他:“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数,有多少个心啊?”曹德旺还真的数了起来:“用心、真心、爱心、专心、恒心、耐心”做事喜欢琢磨方法,这是曹德旺的特点。

  1961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刚满15岁的曹德旺饿的前胸贴后背。有一天看见邻居家在吃烤鱼,他觉得很奇怪。农场的鱼是公家的财产,肯定不能私自捕捞,这鱼哪儿来的呢?后来他观察发现,农场的鱼塘是在海滩上围垦的,阳光照射后,水分蒸发后会变咸,池塘里养的是淡水鱼,一下雨水溢出来的时候,鱼儿就会冲上岸。在岸上的鱼儿,算是捡的。于是曹德旺就开始想招了,旁边有个水库定期会放水给农田灌溉,等到放水的时候,他就将放出来的水截留一部分,然后拐个弯引到鱼塘里。果然,鱼儿就冲上了岸。有一就有二,时间久了,曹德旺的小聪明被人发现,给抓了个现行。

  没多久,曹德旺的父亲骑了个自行车屁颠屁颠的来接他回家,老爹让他回去跟自己一起做生意,去福州倒点香烟回福清卖。但是,那个时候做生意算“投机倒把”,所以这种事只能偷摸着来,曹父准备让15岁的曹德旺背着书包跟他走,香烟就装在他的书包里,没人会检查一个小孩子的书包。曹德旺一开始还挺兴奋,因为他姐姐嫁到福州,他以为可以在福州见到姐姐了。但跟他爸骑自行车骑到一半,就发现这段路太遥远了。我用地图查了一下,从福清高山镇到福州市区,整整100公里,每次返程还要用自行车带30斤的货。头两次曹德旺的父亲带着他,第三次开始就曹德旺一个人去进货,他父亲负责来销售。但这个路程实在太远了,曹德旺的母亲不忍心这么折腾小儿子,最后这生意也就没继续做下去了。

  曹父的香烟生意做不下去了,就改成了卖水果。每天凌晨2点曹德旺跟老爸去福清县城进货,这下距离近多了,才30多公里,但是水果重啊,一次要载着300多斤的水果骑自行车回到高山镇。当时一天下来,能赚3元左右利润,当年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30块钱左右。这么看来,还是做生意赚钱。但是,做水果生意利润没有做香烟利润高。做了三年水果生意后,曹父又回头做起了香烟生意,结果不到一年就被人举报。举报的人,竟然是曹德旺小学时候的同班同学,曹德旺很不爽,因为她家也做生意,只不过有上面做官的亲戚罩着。我想,应该从那时候起,曹德旺脑子里就牢牢的记住了权利和生意之间的关系了吧。

  曹德旺22岁时家里就给安排结婚了,那时候基本是包办婚姻。刚结完婚他就想出去闯一闯,他让自己媳妇把嫁妆给卖了,凑了几百块钱给自己当原始资本。这一幕,怎么跟他爸当年从上海回来时一模一样啊。他拿着这些钱去外地种白木耳,因为他听人说种这个可以赚钱。结果那一年种植户太多,满大街都是卖白木耳的,价格根本卖不上去。这时候,他又听人说,去江西卖价格会很好。于是他立刻坐火车跑去江西,还真就卖了个好价钱。他一想,既然两地有差价,那我还种个毛线啊,直接从老家进货,然后去江西卖不就行了么。结果,这生意赚的是盆满钵满。有一次,他一笔就赚了3000多块。兄弟们,这是1970年的3000多块啊,在当时2000块钱就能盖一栋房子。

  但这种生意还是得偷摸着做,不然会被抓。有一次镇里一个领导表示想要入股,但是不投钱,今后如果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找他,曹德旺一听就懂了。有了这个保护伞,曹德旺胆子就肥了,有一次他一口气进了3000多元的白木耳,但是因为包太大了,被火车站民兵扣留,说他投机倒把。曹德旺也聪明,说这是集体公社的东西。民兵说,那货就先给收购站收了,钱暂扣,你开了证明再来拿。曹德旺回到镇上就去找那个领导,让他给开个证明。但领导一听是这么个事,立马说自己胃疼,之后就避而不见了。

  曹德旺估计也觉得这生意还是有风险,不如找个正经工作算了。经人介绍,曹德旺来到工地上当民工修水库去了,结果刚在工地上干了三天活,营房就失火了。当时在现场的就三个人,曹德旺算是其中一个,所以他们仨嫌疑最大。幸好,有一个路过的农民偶然看到了其中一个大胡子抽香烟,把火柴丢到地上,接着就起火了。这才撇清了曹德旺和另外一个人的罪名。

  但是这场火灾使得工地上的板车全都坏了,没办法开工。曹德旺当年骑自行车倒卖香烟和水果,车子坏了不知道多少次,修车是把好手,于是主动请缨,愿意帮工地维修板车。结果,这一修就是一个月。之后,工地上因为火灾拿到了救济物资和赔偿金,其他人都领过了,唯独少了曹德旺。领导这时候才想起来,曹德旺还在那个小篷房里修车呢,于是赶紧把他喊过来。领导觉得曹德旺是个实在人,就跟他多聊了几句,结果曹德旺讲到自己曾经在江西火车站运白木耳,因为没有证明被扣的事。工地领导突然来了一句,你这事我可以帮你想想办法。原来工地上这个领导原来就是公社的干部,结果还真给他弄到了证明,竟然这笔钱失而复得了。这真应了一句老话,吃亏是福。

  因为有了工地领导照顾,曹德旺被安排到食堂做炊事员,不用风吹日晒,一个月还能拿90块,当时一个处级干部才能拿70块月薪,估计当时的曹德旺心里还是挺嘚瑟的。但是从他来食堂报道第一天起,就发现这里天天在吵架。吵来吵去无非三个问题:1、民工没有热水洗澡;2、民工经常发现自己饭盒里的米还在,水被人倒掉;3、食堂的粮食总是少。第一个问题,说白了就是没人愿意去挑水,曹德旺说那我去吧。第二个问题,说白了是民工之间的矛盾,有人搞恶作剧整人。于是曹德旺就把饭盒统一管理,定时上锁。第三个问题,就是有内鬼。他偷偷观察,发现是房东的老婆在偷东西,逮住现行,让她写了个保证书。三个问题全部迎刃而解,一下子,曹德旺的名气在工地上就传开了,领导又给了他个肥差,去当采购员,月薪100块,但没过多久,工地的活儿就结束了,曹德旺又失业了。

  经人介绍,曹德旺又去了外地的农场做果苗技术员,月薪40元。这个收入跟当采购员时候的100月薪比差多了,但没办法,有活儿干就不错了。在农场工作的时候,曹德旺遇到一个贵人。那是在某个夏天的下午,曹德旺正在路边大树下纳凉,结果马路上远远地走来一个人,大约50岁左右,穿着旧军装,挎着帆布包,带着大草帽。那人看到曹德旺,问他能否借口水喝。曹德旺一听他是福州口音,于是也用家乡话回他,您先坐会儿,我去屋里给您端碗凉茶。俩人就这么聊上了,原来这人买不到永泰去福州的长途车票,一怒之下决定走回福州。那个年代为什么竟是这样的猛人?我查了一下,永泰到福州要60多公里。曹德旺说,你才走了一半的路,今晚也到不了福州,不如就在这里住一晚吧,明天我帮您找个顺路司机搭您一段。

  结果俩人晚上就在农场里,你有故事我有酒,大家都是好基友,就这么聊了一夜。这人叫王以晃,是山兜农场的场长,为人豪爽。酒过三巡,听了曹德旺过往做生意的经历,觉得这是个人才,于是就拍着曹德旺的肩膀说,你不如到我那里干,肯定比在这里有前途,我罩着你。曹德旺觉得这哥们肯定喝多了,没把这句放在心上。

  结果过年回家的时候,曹德旺看到满屋子的鸡鸭鱼肉酒,问老婆这是谁送的?老婆说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谁,他说是你兄弟,放下东西就走了。曹德旺问了一下那人的相貌,可不就是王以晃嘛。1973年,27岁的曹德旺过完年就去到了老王的农场报道,老王看到曹德旺很是开心,但转而又摇摇头,表情沉重,这搞的曹德旺有点慌。老王说你穿的太土了,我是来让你做我们农场销售的,你得打扮打扮。于是老王就用进口的确良料子给曹德旺做了身衣服,又把女儿的手表送给了他。

  曹德旺第一年的销售业绩不好,但是老王还是给他分了1万块钱。第二年,曹德旺就赚了3万多;第三年,又赚了3万多。曹德旺觉得在这里混,真是找对地方了,如果没有后来的两件事他说不定就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了。第一件事,是一次跟几个干部子女一起运送20多万株树苗到明溪县。结果路上遇到倾盆大雨,街头巷尾都在传言这里要地震了。吓得同行的干部子女掉头就跑了,留下曹德旺一个人和20多万株树苗。等到事情过去之后,曹德旺回到农场希望领导处理那几个干部子女,但是领导各种敷衍。

  还有一次,几个陌生人来拜访曹德旺,开门见山的说要请他去帮忙一起做树苗生意,给出的提成比例是40%,对方还挑明了说,这可比你现在提成高一倍哦。按理说曹德旺应该开心才是,但是转念一想,他卖树苗的底细都被人摸得清清楚楚了,自己赚了那么多钱,在当年是不被允许的。曹德旺当年就决定退出苗木界,不干了。

  曹德旺再次失业,回到老家无所事事,但是兜里有了点小钱,他就想办个厂,找点正经生意做做。但是办厂生产什么他没想好,于是就找来两个朋友老吴和小林商量。老吴是个中学老师,因为跟同单位女同事发生“不正当”关系被开除了。小林也是个高材生,因为开会时候出门撒泡尿,回来被评为,也被开除了。老吴当时就提议做“水表玻璃”生意,一小块水表玻璃能卖5毛钱,1平米的玻璃成本5块钱,可以做100片,这利润相当可观啊。老吴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能做出来,他就能卖出去。小林也拍着胸脯保证,技术上的问题他可以解决。曹德旺一看,可以啊,这事儿能搞。但是干成这件事得有三个前提:20万的资金,10亩土地,以及解决老吴和小林的户口问题。

  当时个人不可以办企业,但公社可以,这叫多种经营。曹德旺就去找公社负责人谈这事儿,凭借多年来闯荡社会的忽悠功底,曹德旺很快搞定了公社企业办的领导,领导让他去考察一下无锡和上海的玻璃生产工艺,再给个具体方案。1976年10月,高山异形玻璃厂正式开始筹建,这一年曹德旺刚好30岁。

  在筹办玻璃厂的过程中,曹德旺慢慢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可有可无的人。因为是公社出钱出地,老吴有销路,小林懂技术,曹德旺除了有嘴皮子,其他啥也没有,所以他根本没有话语权。幸好老吴和小林挺他,曹德旺最终被分配成了采购员,又回到了月薪40元的日子。这个玻璃厂从筹建到开工历时三年,等到开工之后问题就来了。曹德旺一开始听小林吹牛皮,说水表玻璃工艺很简单,就打磨一下做个钢化就行了。结果试生产了一年,成品率极低。大家也都很着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曹德旺说自己在上海有个朋友,应该能帮忙找个专家来看看。于是,公社批准曹德旺前往上海。

  曹德旺通过朋友关系找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一位工程师,对方同意来帮忙解决问题。结果曹德旺一见那个工程师是个女的,心里就凉了半截。因为在那个年代,女性工程师相当少见,曹德旺半信半疑的带着这位美女来到玻璃厂。刚进门,大家看到是个女的,也都半信半疑。但人家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花了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果然,调整完生产工艺,试制出来的玻璃片片都合格。

  曹德旺把女工程师送到机场,这时候女工程师掏出一块手表给他,曹德旺心想我请你来怎么反过来你还送我礼物呢?女工程师说,这是你们厂长送我的,特意交代让我不要告诉你,我不想要,他硬塞。你看该如何处理?曹德旺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人是他请来的,厂长竟然背着他送人家一块手表,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是对曹德旺的不信任;其次,是想拉拢高端人才,关系握在自己手里,以后好把他踢出局。

  曹德旺当时有些心灰意冷,不想在玻璃厂浪费时间,想去香港投奔亲戚。有一天,曹德旺的一个好朋友老潘找他一起去石竹山上祈梦求签。曹德旺抽了一根签,问是否可以去香港发展?对方摇着头说,绝对不可,若去香港,家破人亡。然后曹德旺又抽了一根,问是否要继续留在高山玻璃厂?对方点头说,留下最好。因签上所言,虎啸凤鸣不绝奇,意思是好到虎啸凤鸣都不觉得奇怪。你留下来,就能追求到别人很难追求到的东西。看到这段描述,大家是不是很想去福建石竹山去求个签。告诉大家,其实我比你们还想去。因为,曹德旺不仅这次求签被言中了,他后来还有一次去求签,也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又被言中了。

  1979年,33岁的曹德旺经常往福州跑,因为要采购平板玻璃,但是采购玻璃需要指标。指标只能靠政府下发或者市场调剂。曹德旺认识一个兄弟叫张铁干,在福州张铁干带着曹德旺去泡澡,曹德旺心想时间紧任务重,大白天去泡什么澡啊?张铁干一脸坏笑说,你跟我去泡一次就知道了。去到澡堂子才发现,这里是福州采购科长们的聚会场所,交换信息和串换指标都是在澡堂子里面谈成的。

  曹德旺一下子就如鱼得水了,天天请各工厂的采购科长吃吃喝喝泡泡澡,不仅玻璃指标,水泥、钢铁、木材等等,什么指标他都能拿到。当年曹德旺要是倒腾指标,都能赚翻了。但他志不在此,他要的是人脉关系,因为今后肯定会有大作用。曹德旺的采购关系网,就是这样搭建起来的。因为他关系过硬,甚至很多政府部门缺什么指标,都找他来解决。

  有一次,他去找福建省化建公司要玻璃指标,人家领导说,我们也很困难。曹德旺说,怎么可能呢,你们应该有很多指标才对啊。领导叹了口气,说来话长,因为福建是林业大省,所以木材指标多,但是江苏和浙江缺。所以福建就和江苏,浙江用木材指标交换了玻璃指标。结果,木材运过去了,人家江苏和浙江的玻璃运不过来。因为运玻璃还要车皮指标,人家搞不定。结果,曹德旺动用自己强大的关系网络,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曹德旺成了这个圈子里的风云人物,南平市政府,南京军区后勤部都来找他帮忙,他都给解决了。

  当年高山玻璃厂每次都派曹德旺出差1个月,去福州搞指标,但曹德旺跑去福州1、2天就搞定了,剩下来的时间他就在福州找朋友喝喝茶聊聊天,闲下来就看看书。那时候,他认识了福州水表厂会计科的陈科长,陈科长对曹德旺印象很好,就点拨他学点会计知识,以后早晚能用的上。陈科长随手丢了本会计学的书给曹德旺,曹德旺翻开第一页看到一句话:会计工作是厂长的参谋和助手 ,要做到比有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帮有措施曹德旺当时就拜陈科长为师,请他传授会计学的知识,之后两年曹德旺学完了所有关于会计学的知识。有些事就是冥冥中天注定的,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之后高山玻璃厂要转给曹德旺承保的时候,他是绝对没有那个底气的。

  从1977年-1982年,高山玻璃厂的订单很多,但是质量总是飘忽不定。到了1983年,公社觉得玻璃厂就是个包袱,想找个接盘侠来接盘,这时候就想到了曹德旺。公社领导的说法还很水平的,他说高山玻璃厂呢,是在你手上建起来的,现在钱也亏的差不多了,不过呢,公社可以认赔,但是18个工人,4个干部应该怎么安置呢?现在政策鼓励承保,我觉得你来承保最合适。

  曹德旺心想,漂亮话给你说了,锅我来背。但我估计曹德旺心里其实早就清楚高山玻璃厂会有这一天,就凭他在福州的人脉和经验,高山玻璃厂这么多年存在的问题他能看不出来?一是他说不上话,因为只是个采购员而已;二是他根本不想说,应该曹德旺心里也清楚,玻璃厂完蛋的时候,就是他接手的时候。

  曹德旺提出了好几条要求公社领导都答应了,但公社领导希望他每年上交一部分利润,曹德旺答应每年上交6万元利润,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公社领导眉开眼笑,像是看个傻子一样看着曹德旺。这么个连续亏损的企业,到你手上就能赚钱?行啊,每年6万就6万,领导当场就拍板同意了。曹德旺还提出来,剩下的利润自己拿60%,留20%做发展基金,20%做员工福利。这就是曹德旺学习会计学的成果。

  曹德旺接手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先是树立了会计的权威性,并对工资结构进行了调整。原来就是固定工资,18-22元的月薪。现在改成计件工资,按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上不封顶。工人由原来的8小时白班,变成三班倒,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之后人手不够,又从社会新招了60多名工人,工资水平提高到了100元左右,比当时的县委书记还高。工人赚到钱了,热情空前高涨,工厂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承包才4个月,全年应上缴的6万承包额就已经赚到了。

  在1983年,全国有220万只水表产量,高山镇就占了200万,占中国总量的90%。这一年,曹德旺赚了22万,除了上缴的6万,剩下的16万,曹德旺和四个合伙承包人分走了60%,曹德旺拿大头6万多元。但是到了第二年,几个合伙承包人突然提出要分钱走人。曹德旺心情郁闷,又跑到山上去求签,结果抽的签上写着:中原群鹿可追寻,不问东方问西方;回首过来日又午,寒蝉唧唧笑空归。这次给他解签的是个年轻人,曹德旺说求事业,对方说这签不好,寒蝉唧唧笑空归怎么会好呢?曹德旺心情沉重的往山下走,正巧又遇到了上次给他解签的老和尚,老和尚看他脸色不好,上前询问。曹德旺说抽了个不好的签,老和尚看了一眼签上的字,问曹德旺求什么?他说,我想问我应不应该离开高山玻璃厂?

  老和尚笑道,这是好签,意思是让你不要离开。曹德旺一脸懵逼,老和尚接着说,逐鹿中原是皇帝的事业,说明您做的是一个大事业。不问东方问何方,意思是您不在现在的地方做,还要去哪里?曹德旺问,那后面二句怎么解释?老和尚又问,您今年多大了?曹德旺说,我38了。老和尚说,这就对了,这后面两句的意思,就是说您已近中年,已是正午之人,就算再有本事,也就像禅一样到处鸣叫,到了冬天也依然是一个空壳。所以,你一定要留在工厂里,切记,切记!看到这一段,我真的想订明天的机票飞去石竹山。

  但是曹德旺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大的,首先是合伙承包人撤资,其次是设备老化要维修或者换新,但是他没钱。最后就是他觉得这是掠夺式经营,不能长远。后来有个领导点拨他,现在有种做法叫做“合资”。曹德旺问,谁和谁合资?领导答,玻璃厂和你合资。曹德旺尴尬的笑笑,我去年赚了点钱都给家里盖房子了,我现在兜里比脸干净。领导说,你可以把你家两套房子抵押给银行,镇政府再给你做担保,你从银行贷出钱来合资。结果银行贷了8万,曹德旺自己找南平市政府借了3万,又拉了镇财政所所长,企业办会计和他一个朋友凑了6.5万,合计17.5万,占股50%,曹德旺成了个人股东中占比最大的股东。

  1984年,开始建新的水表厂,还是在原来的老厂空地上扩建。同年6月份,曹德旺去南平出差,南平协作办派了部汽车来接他去武夷山游玩。在景区里曹德旺买了根拐杖准备回去给母亲用。曹德旺拎着拐杖正准备上车,司机突然很紧张的说,老曹,上车时请小心一点,车玻璃不要给我碰了,万一破了你可赔不起。曹德旺哈哈大笑,你跟我开玩笑呢,我一个做玻璃的还会赔不起?司机说,车玻璃跟你那水表玻璃完全是两个概念,我这一块玻璃要好几千块钱呢。曹德旺一听就震惊了,几千块钱?

  回去之后,他赶忙跑去汽车修理场调研,结果大吃一惊。当时一辆马自达汽车,换一块前挡玻璃要6000块钱,要是加急,就得8000块。曹德旺先是愤怒,这不是抢钱吗?随即一想,这正是因为国内没有汽车玻璃的制造厂,才导致进口玻璃价格高昂。曹德旺心想,1平米的玻璃也不过几块钱成本,加工之后也就十几二十几块钱,卖个几百块钱,也是暴利了。如果能生产出汽车玻璃,岂不是大赚特赚啊?于是曹德旺就想转型做汽车玻璃。

  曹德旺找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副厂长石头,问他会不会做汽车玻璃?他说,不是不会做,关键是现在的小轿车都不是中国制造的,市场上的车型又太多太杂,我们这种大厂都是定量生产,这种单品小批量我们无法做。石头厂长话锋一转,哎,你那小玻璃厂倒是可以做几个品种拿去市面上卖卖看,说不定能赚钱。于是,曹德旺就从石头厂长手里花2万块钱买了图纸和设备,然后还谈好了后续员工可以派来上海耀华玻璃厂接受培训,制造汽车玻璃这事就算落地了。

  回来之后,曹德旺用工厂做抵押,又从银行贷了50万做设备改造,他要再建一座500㎡的厂房做钢化车间。筹建期间遇到各种困难,都是曹德旺找上海耀华玻璃厂协调解决的,不到8个月时间,第一片汽车玻璃就生产出来了。经过安全性能测试,产品完全符合标准,这块玻璃定价只要1000元。结果在市面上卖的非常火爆,很多做进口车配件的老板赶来大批量订购,还有车主直接开着车来厂里换玻璃的。

  1985年底,一个西装革履,头发梳得油光发亮的人来到曹德旺办公室。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是厦门一个生产玻璃的工厂老板,生意没有您这么大,我们只生产前档玻璃,没有边窗和后档,我想代理你们的产品,并且欢迎您来我们工厂参观指导。后来,曹德旺还真去厦门参观了他的工厂,进门一看,很失望,因为这里只是一个生产队的报废仓库,非常简陋。曹德旺感觉被耍了,这哪里是个工厂,这里面就一个炉子,炉子上面搁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架子。

  老板介绍说,这个就是模具。他说这个工厂平时不开工,如果有人开车过来换玻璃,就直接划一块平板玻璃再把它烧弯,就给安装了。曹德旺看的哭笑不得。但接下来的话,让曹德旺很震惊。老板说,别看我这个设备简陋,但是任何一款车型来我这里换玻璃,我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任何一款车?曹德旺之所以震惊的原因,是因为他现在厂里的模具做一套就得花二、三万,一套模具只能做一款汽车玻璃。他仔细观察眼前这个铁架子,发现铁架周边用角铁焊在架子上,四周均匀的用螺栓拴着,就是靠它来调整玻璃烘弯的幅度。这简直就是一个“万能模具”。曹德旺兴奋的回到自己的工厂,只花了7天时间,就制成了一套万能模具,这套模具的诞生,让高山玻璃厂赚了很多很多钱。1990年福耀玻璃从瑞士订购了1台钢化炉,结果模具的设计跟自己设计的万能模具几乎一个样。

  从1984年底合资后重建并投产,到1985年底,高山玻璃厂光是水表玻璃就赚了20多万,这还没算5月份开始投产的汽车玻璃的利润。这哪是生产玻璃啊,这分明是在印钞票。这时候,周围就有人开始眼红了,曹德旺事业上真正意义的第一次危机即将来临。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儿,在国庆期间的10月2日和10月5日,我们会再用2期节目把曹德旺的故事聊完,希望三刀故事会能够陪伴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国庆假期。

  不久前,咱们聊了福耀玻璃曹德旺的故事(点击跳转),很多朋友觉得很有意思,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内容。我想了想,之前聊蓝血十杰,李艾柯卡还有皮耶希的故事,大家反响平平,但是聊李书福,王传福和曹德旺,大家就来了精神。

  可能大家跟我一样,读国外名著都记不住人名,国外的汽车圈大咖的奋斗史,离咱们太远,听起来也没什么感觉。但是曹德旺这样的人物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正好最近又赶上在美国开工厂这么个新闻。所以,大家更想了解了解这个人。

  上回说到,曹德旺1946年出生在上海,老爸当年去日本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本应该是个富二代的身份。结果,家族遇到变故,一贫如洗。初中没读完就退学了,放过牛,当过民工,后来被老爸带去做生意,卖香烟卖水果,赚了点小钱。22岁被家里安排娶了媳妇儿,把媳妇儿嫁妆卖了换成本钱,去外地种白木耳,倒腾白木耳又赚了点小钱。

  那时候投机倒把的生意不能长久做,老曹又回到工地当工人,27岁的时候又跳槽到农场工作,这时候遇到贵人王以晃,老王拉着老曹去他的农场当销售。从这一刻起,曹德旺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在老王的农场,老曹赚了不少钱,但是这个生意很快他发现就不能继续做下去了,因为被人盯上了。于是见好就收,带着钱回到了老家,准备办厂。

  在朋友的指点下,老曹和公社合作开办了水表玻璃厂,但是很快老曹发现自己被排挤在管理层外,只能当个采购员。但是因祸得福,老曹当采购员的那几年,跟福州各路采购大神称兄道弟,需要什么指标,只要他愿意,分分钟搞定。

  1983年,老家的玻璃厂经营不下去了,厂长想找人接盘,曹德旺顺水推舟的接下来了玻璃厂。当年在老曹的一番改制下,玻璃厂起死回生,当年就赚了22万。但是次年合伙人要求撤资,曹德旺一筹莫展的时候,贵人指点他可以考虑合资。曹德旺四处借钱,最终成为了合资公司个人股东中占比最大的股东。

  1984年,曹德旺在去武夷山玩的时候,买了根拐杖,司机提醒他小心车玻璃,弄坏了修一下要几千块。老曹惊得下巴磕都要掉了,赶紧调研市场,发现国内没人生产汽车玻璃,于是曹德旺一刻不停的开始筹备生产汽车玻璃。1985年底,曹德旺的汽车玻璃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然而这时,曹德旺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危机。

  老曹到底遇到了什么危机呢?其实,就是1986年3月,全国开展的农村整D整风运动。老曹看当时画风不对,也很紧张,但仔细一想,他又不是DY,为啥要紧张呢?于是,他就跟没事儿人一样继续工作。

  但没过多久,县里来了个高主任,要对玻璃厂这三年的账进行审查。从那时起,高山镇就传言曹德旺经济有问题,估计很快就要被抓走了。这样的谣言越传越凶,曹德旺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没当一回事。但直到有一天,他银行的一位朋友火急火燎的来找他,让他赶紧去县里找找关系,说这事儿恐怕不简单。曹德旺还是腰杆子挺得很直,谁都不鸟的样子。

  银行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就在处理曹德旺的事,现在关于曹德旺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G家规定个人不能向银行贷款,你从银行贷到了钱,而且拿去投资,这是非法的,而你去年的分红也是非法的,应视为贪污。二、这几年你请客送礼花了4万多,账上查不到,这也属于贪污。三、你把仪表厂拆掉建玻璃厂,这是破坏生产。四、你找南平市ZF借了3万元,目前没有定性,反正不是贪污就是挪用。

  第二天一早,曹德旺天还没亮就出门,直奔福清县ZF找县委书记要说法。后来发生的事,我觉得有点匪夷所思,这里需要大家自己琢磨。大家想想,一个普通老百姓,无非是做生意赚了点钱,凭什么实力可以冲进县ZF大楼围堵县委书记?

  最关键的是,曹德旺见到县委书记,神侃了20多分钟,书记竟然回复他,会给曹德旺一次和负责人对质的机会。这位县委书记叫陈元春,陈书记之后还帮了曹德旺很多忙,这是后话。所以,我隐约觉得曹德旺有底气去县ZF围堵陈书记,背后肯定有高人在打点。

  果然,几天后县里通知曹德旺去开会,曹德旺带着一堆材料准备去“舌战群雄”,因为又提前知道对方要整自己的问题有哪些,所以曹德旺心里底气十足。晚上7店会议正式开始,陈书记先让整风负责人高书记讲一讲关于曹德旺的问题有哪些?果然,和曹德旺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完全一致,就是那四点。等高书记讲完,轮到曹德旺发言了。

  曹德旺不卑不亢,先是感谢领导组织了这个会议,然后感谢镇ZF和县委多年来对企业的帮助。场面话说完了,下面直奔主题。曹德旺把准备好的材料一一分给在场领导,然后就四个问题做了解释。

  第一个问题,说我曹德旺个人找银行贷款属于非法,我这里有当时镇ZF做担保的证明。第二个问题,说我请客送礼花了4万多,我的确花了,但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玻璃厂。

  83年-85年,这三年多,开产品鉴定会,举办剪彩庆典,接待外聘的技术人员,钱都花在这里。但我拿着这些请客送礼的发票,会记却不给我报销,说账面上不能体现请客送礼,还给我支招,让我用工程队的建筑发票来报销。但是我曹德旺也留了个心眼,这些请客吃饭的发票我还保留着,大家请看。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曹德旺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对危机的预防是出于本能,这也许就是对骨子流淌着做生意的血液最好的诠释吧。

  接下来,第三个问题,说我破坏生产,这个我拿不出证据。但是只要有脑子的人想一想就知道,拆旧厂建新厂那么大的动静,十几台机床每台2吨多重,如果没有镇政府帮忙,我一个曹德旺能有这么大能量吗?第四个问题就更离谱了,我曹德旺和南平市ZF是什么样的关系,你们恐怕不了解,但是我告诉在座的各位,当年我跟南平市政府借3万,对方问我怎么才借这么一点?要不要后面加个零,我说不需要那么多,我只缺3万。

  如果在座的各位不信,可以直接发函给南平市ZF查证。这么简单的事,竟然查也不查,就往我曹德旺头上扣贪污的帽子。曹德旺这时候越说越上火,猛然站起身,啪的一拍桌子,然后竖起中指,怒吼道:“TMD,你们这些人都是公报私仇,你们当中有的人子女被我开除了,别以为我不知道。我说完了,怎么处理悉听尊便。”说完之后,老曹一甩手,走出了会议室,这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许。

  大家想想当时的画面,当着县委书记的面,直接爆粗口竖中指,这是谁给的他这么大的自信呢?说到底,曹德旺只是个商人啊。更匪夷所思的是,县委书记被“喷”了一脸唾沫星子之后,竟然笑嘻嘻的说,我工作了20几年,没见过几个干部有曹德旺这种水平,一个人坐那里讲2、3个小时竟然不用打草稿,值得大家的学习啊。

  然而陈书记也批评曹德旺,怎么能竖中指呢?不过,他是一个农民,这就是他的特色,我们要包容他。毕竟,他的成绩是要肯定的。缺点嘛,我们要帮助他提高。我始终认为,这个陈书记背后一定是有人授意过了,不然这种局面下,为何还对曹德旺做出这样的评价?完全站在曹德旺一边,帮他说话。这事儿看似到这里就结束了。

  结果,高书记看福清这里搞不定曹德旺,就又告到了福州市,福州市领导看完资料只问了一句:“曹德旺是不是DY?”回答:“不是。”福州市也就没有下文了。高书记看市里也搞不倒曹德旺,接着又告到省里。这时候就有意思了,告状信当时是寄给福建省农委,而曹德旺的亲哥哥曹德淦正巧是福建省农委主任,每一封信都得过他哥哥的手。

  按照曹德旺自己的描述,当时他哥哥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被检举的人就是自己亲弟弟,而是直接把检举信上交给了相关领导。后来相关领导到福清做了调查,才知道他俩亲兄弟的关系。既然都是一家人,那还查什么查呢?

  我看完这段描述,觉得也挺有意思。曹德旺,曹德淦,两个人名字就差一个字,又都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长的还有7、8分相似。如果说农委的领导还需要去实地调研,才能知道他俩是亲兄弟,我是不信的。

  我推测真实情况是, 农委领导看到曹德淦亲手交上来举报信,就已经知道这事儿不简单,因为那么多举报信,也没看曹德淦次次都亲手送来,打开信一看被检举人叫曹德旺,心里已经知道他俩是亲兄弟了,但看破不说破,之后通过回乡了解之后,通过村民的口证实他俩是亲兄弟,他才假装恍然大悟。然后,再回单位一阵猛夸,送曹德淦一顶清正廉明的帽子。这种顺水人情曹德淦一定不会忘记,等有一天发达了,必当涌泉相报。

  整风事件一直持续到1987年,平息之后曹德旺又遇到了难题。这一年来,合伙人天天都提心吊胆,因为曹德旺一旦进去了,玻璃厂肯定完蛋。而这次曹德旺虽然幸免于难,但很明显得罪了不少人,因此玻璃厂合伙人纷纷要求撤资退股,但现在要回购他们的股份,曹德旺拿不出这么多钱,没办法,老曹又四处奔走,到处借钱,最终将其他个人股东的股份悉数收回。这时候,曹德旺个人就持有了高山玻璃厂50%的股份。

  本以为一波又一波的不顺心事都过去了,总可以安心生产了吧。这时曹德旺又得到消息,高书记善罢甘休,又将举报信递给了中央纪委。这下闹大了,北京直接派人下来调查,结果还是没查出曹德旺的问题。

  曹德旺经过这一次危机,总结出几个经验。一是严格按照ZF政策,法律法规办事;二是与官员保持合理距离,绝不涉及财物往来;三是盈利分红除了用于家庭开支外,其他都捐赠社会。关于这三条总结,曹德旺也的确做到了,因为后来网友给他一个外号叫“三百亿”,因为曹德旺在A股和H股分红派息累计140多亿;捐赠了110多亿;先后给国家交税130多亿。

  1987年春节,福清的陈书记竟然带队来看望曹德旺,大家还记得这个人吗?当年曹德旺在县政府围堵的就是他,后来帮曹德旺说话的还是他,这次他来了,来干嘛呢?其实就是传达一个信号,想让曹德旺把事业做大,如果要想做大,高山镇肯定不合适。曹德旺一听就明白了,当即表态,我早就觉得不合适了,我觉得宏路镇更合适。

  老曹接着说高山镇不合适的理由:这里群山环绕,交通不便,缺水缺电,不利生产,村民观念落后,发展也落后。老曹又说,宏路镇就不一样了,往西走是我的福地石竹山,往东走是人才高地福清市。大家看看地图会发现,的确是这么回事。

  大年初八,福清县ZF就通知曹德旺去开会,可以看得出对老曹建厂这件事是多么重视。老曹在会上先是展示了一下这几年来的利润有多么惊人,然后又提出现在只做钢化玻璃就这么赚钱了,后面准备再生产更高级的夹层玻璃,更是赚钱。

  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说了一番在高山镇的种种局限性。与会领导频频点头,就觉得老曹所言极是,其中以为领导问:“过来建厂需要多少钱啊?”老曹答:“500多万吧。”领导问:“这钱谁出啊?”老曹答:“我出,如果不够还可以合资,想跟我合资的太多了。”领导问:“技术方面,有问题吗?老曹答:“没问题,上海耀华玻璃厂会鼎力支持。”领导说,我问完了,安排去上海调研吧。

  大家还记得上海耀华玻璃厂的石头厂长吗?当年曹德旺要做汽车玻璃,就是受他的点拨。这次带福清县的领导去考察,石头厂长肯定帮着曹德旺一阵忽悠,最后上海耀华以技术入股,直接成为了股东。宏路镇领导回来之后,就给了曹德旺80多亩地,镇政府用土地入股,并派副县长翁国梁兼做玻璃厂董事长,那时候Z企不分家,属于正常现象。曹德旺一看万事俱备,东风也有,那就撸起袖子开始干吧。

  可是项目一开工,麻烦事儿又来了。工地一开工,首先就是土石方的问题。大家都见过工地上的场景,到处都是尘土飞扬,很多挖掘机都在现场挖土填土。这些土石方,要么回填,要么运走。一个建筑工程的利润,大约有20%都能在土石方工程上。这时候,翁董事长发话了,想让自己外甥来承保土石方工程。

  曹德旺一听就眉头紧锁,工程刚开始就插手抢钱了?老曹打太极说考虑考虑,没多久宏路镇镇长也带来一个闽侯的老板,推荐他来承包土石方工程。老曹问这个闽侯老板,你们退土方收多少钱啊?闽侯老板答,1块钱。老曹心里咯噔一下,当时的市场行情应该是3块钱左右,这个老板怎么只要1块钱?老曹也坏,表情淡定的说了句,1块钱高了,8毛你做不做?结果闽侯老板当场拍板,8毛就毛,头一回生意,不赚钱我也做。

  这时候,老曹留了个心眼,跟镇长说,他是您推荐来的,但我对他不熟悉,第一次合作,我担心工程进度后期会有影响。您可以为他担保吗?如果后期工程进度受影响,我要您赔偿,甚至要把您的股份都吃掉哦。镇长胸脯拍的响响的说,没问题,大家都是兄弟,我来担保。于是在合同上签了字。

  结果从第二天起,这个闽侯老板天天来找曹德旺,先是塞钱给他,接着是送金手镯,后来又拉着镇长请他吃饭。曹德旺让他有多远滚多远。没过多久,曹德旺发现工地上基本就没开工,还有20多天合同约定的工期就要到了。

  曹德旺拉着镇长去工地上看,指着眼前的工地说,这就是你推荐的闽侯老板干的好事,还有20天就到期了,你签字的合同在我手上,如果完不成,你的股份就全归我了。镇长一看曹德旺玩真的,立马叫来闽侯老板一顿臭骂,接着动用一切资源开挂一般的让工程准时完工。

  后来曹德旺才知道,当初为什么8毛钱的价格闽侯老板也敢接。因为当时做工程的潜规则,是无论多低的价格,只要你开口他都会答应。接下工程之后,再找关系修改价格。结果这次遇到曹德旺这种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主。闽侯老板知道这活儿干完之后,自己亏的连裤衩都没了。所以,他天天骂曹德旺这人连狗都不如。

  曹德旺听了也不生气,他说自己就属狗,挺好。工程完工后,闽侯老板来找曹德旺结账,曹德旺说不着急,咱们先喝茶。老曹品了口茶,慢慢说道,本来我准备按3块钱跟你签合同的,结果你自己报价1块,我还到8毛,你竟然也同意了,我当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闽侯老板一听,觉得老曹在讽刺他,脸色很是难看,心想你赶紧把钱给我,没必要这么羞辱我吧。

  老曹话锋一转,问闽侯老板,现在工程结束了,后面你还有什么套路吗?闽侯老板说,哪儿还有套路?土方都是按实际面积来的,你们也查过了。老曹哈哈大笑,这一点他当然知道。这个闽侯老板其实活儿做的挺好,只是在这个环境中,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曹德旺接下来的话,让闽侯老板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老曹说,这次结账呢,我按2块8付给你。我是老板,你是干活的,我不喜欢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闽侯老板瞪大了眼睛问,你不会跟我开玩笑吧?曹德旺说,我这人吐个唾沫就是钉子。闽侯人又是作揖又是鞠躬,千恩万谢就差跪下了。

  从那以后,这个闽侯老板就跟定了曹德旺,从福耀这第一个工厂开始,福耀集团的所有厂房90%都是他盖的。就连曹德旺在闽侯6000多平米的豪宅,也是这个老板帮他盖的。曹德旺说,这个老板现在资产应该也有几十亿了吧。

  前面我们说过曹德旺和石竹山的故事,现在福耀玻璃厂就建在石竹山脚下,曹德旺难免又想去山上求个签,这次他山上求签,不敢在找年轻师傅了,直奔老师傅。老师傅看了一眼老曹的签,上面写道:一生勤奋又好学,练就十八般武艺,今日潮来忙解揽,东西南北任君行。

  我看到这一段,觉得这签写的也太直白了,我都能解。果然,老师傅的解释也很直白,意思是从现在起,你做什么都能成,去哪儿都能发财。师傅说,你已经时来运转了,今后不用再上山来求事业了。这次之后,曹德旺果然再没有因为事业的问题上山求过签。你说这事儿玄乎不玄乎?

  土方工程之后,要盖厂房了。翁董事长又跑来打招呼,这次总能让自己外甥做了吧?老曹觉得这点面子还是得给,就同意了。但同样留了一手,他说这个厂房规模比较大,不如工厂让闽侯老板做,写字楼让你外甥做。翁董眼珠子一转说,那围墙也让我外甥一起做了吧。

  老曹同意,但是合同签订时候,他要求必须留40%工程款,等验收合格后再结算。翁董自己就是公司领导,还怕自己外甥拿不到这钱?当然也就同意了。

  结果,闽侯老板因为吃了上次的亏,也了解了曹德旺的为人和实力。这次格外卖力,加班加点,实实在在的把工程提前完工了。但是翁县长的侄子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偷工减料,不按流程施工,工期还延误了很久。曹德旺冷眼旁观,一言不发,等到工程结束,翁县长外甥来要钱的时候。曹德旺说,那咱们先验收一下吧。

  翁县长外甥说,楼在那里,墙在那里,你自己不会去看啊。曹德旺坚持要验收,对方也没办法,撂下狠话,就算质量有问题,老子也不会去修,你还得一分不少的给老子打钱。结果验收之后,当然是不合格。曹德旺扣了对方30%的工程款,因为这事儿他和翁县长结下了梁子。

  工厂建好了,开始招聘工人。这时候县委、县ZF、县人大、县政协,县里各科局打招呼的条子像雪花一样涌入曹德旺办公室,曹德旺心想这么招工方式,那不就等于复刻一个高山玻璃厂了吗?想清楚之后,他决定找关系的一个都不招。但打招呼的太多,得有人撑腰。

  于是他又跑去找陈元春书记,还记得这位从头到尾都鼎力支持他的陈书记吗?曹德旺说我招聘员工要考试,陈书记说,可以。曹德旺说,找关系的我一个都不让进,陈书记说,你该招谁招谁,有问题让他们来找我。曹德旺一听,心里就有底了。

  结果,曹德旺亲自找福州一中的语文老师帮他一起出卷子,然后密封好,自己带走。还给报名的人印了准考证,考试的时候亲自监考。但即使这样,很多人还是不信这次考试的公平性。有关系的人写了个名字就交卷了,没关系的人觉得自己考了也是落选,中途就放弃了。

  300多人中,100多人都是找关系的,其中准考证的1-10号还提前被翁县长拿走了,这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懂。结果,曹德旺把所有找关系的人全部拒之门外,一个不收。翁县长在会议室大发雷霆,这次算是曹德旺和翁县长彻底撕破了脸,两个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最后在陈书记的协调下,终于免去了翁县长福耀玻璃董事长的职位。

  1987年年底,曹德旺要带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去芬兰泰姆格拉斯(TAMGLASS)公司培训,当时公费出国补助每人每天90美元,大多数人都会在出国前准备好很多方便面,然后找有热水的酒店,然后再找当地华人请吃几顿饭,这样省下来的钱就可以买一些进口电器带回家了。

  曹德旺当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在出发前开会,说这次所有人的补助全部统一管理,所有人每天吃喝在一起,补助的钱就用于吃住,如果用不完也得统一上交。

  结果到了国外,接待他们的香港人很是震惊,因为吃完饭竟然曹德旺主动去结账。第二天,老曹又带大家去吃芬兰著名的烤猪脊肉。上午酒店有自助餐,中午在工厂培训有工作餐,所以一天90美金的补助完全够用。

  在泰姆格拉斯工厂,老曹看到实验室有一台设备,上面写着HTBS。他问工作人员都是干嘛的?工作人员说,这家伙厉害了,可以不用模具就直接生产边窗玻璃。老曹一听惊呆了,还能不用模具就生产?他问这东西多少钱?对方说,190万美金。

  老曹开玩笑道,你要100万美金卖我,我马上给你打钱。对方说,太低了太低了。其实,老曹前不久刚从用他们手上花200万美金买了一个烘弯夹层炉,现在手头也没那么多资金。

  从芬兰回来之后,曹德旺脑子里总是浮现那台HTBS设备,40秒就能出一片边窗玻璃,简直就是印钞机啊。老曹心想,现在新工厂除了夹层玻璃,也有了先进的钢化玻璃生产线,那之前高山玻璃厂简直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了。所以他决定从高山玻璃厂退出。

  高山玻璃厂一半是老曹的股份,一半是镇政府,老曹决定把自己50%的股份赠送给镇政府,再额外补偿50万作为退出条件。高山镇政府本身也是福耀新厂的股东,钱也拿到了,也没人能管理高山玻璃厂,因此老厂就关停了。一年之后,曹德旺去找芬兰泰姆格拉斯谈购买HTBS设备事宜,最终以108万美元买下了这台设备,买回来之后,半年内就回本了。这果然是台印钞机,而且是超级印钞机。

  在曹德旺步入事业的快速上升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1988年6月,福清,宏路,东张水库举办了一场龙舟国际邀请赛,比赛结束颁奖的时候,冠亚季军颁完,主持人宣布曹德旺上台颁发纪念奖,曹德旺走上颁奖台,从礼仪小姐手中接过奖杯,当领奖人把手伸过来的时候,曹德旺突然转身,把奖杯扔进了水库中。

  全场一片哗然,这时候曹德旺拿起台上的话筒,冲着台下怒吼道:“王某,你这个骗子。”曹德旺拿着话筒在台上一顿臭骂,现场的工作人员赶紧拉着老曹往外走,吃瓜群众全都是一脸懵逼。

  后来曹德旺跟媒体讲述了摔奖杯背后的故事。原来在半年前筹备这场龙舟邀请赛的时候,福建省体委主任王某找到曹德旺,让他赞助5万块钱,办一个福耀杯国际龙舟邀请赛。这样也算是福耀在国际上对自己做了个宣传,并且,体委领导答应到时候冠军奖杯由曹德旺来颁发,老曹当场就拍板同意了。没多久,省体委相关找到曹德旺说,省领导意思用企业名字冠名国际赛事不妥,应该改成“中国福建国际龙舟邀请赛”,曹德旺虽然有些不爽,但也同意了。

  结果后来,体委主任又去找了一个印尼华侨赞助了60万港币,这样一来,就把曹德旺排到了颁发纪念奖的位置。老曹一下子就怒了,士可杀不可辱,老曹认为既然签订了合同,别说赞助5万,就算是赞助5分钱,也应该按合同约定的来。老曹的意思,要么让我颁冠军奖杯,要么就退钱加登报道歉。省体委主任是个厅级干部,人家根本没当一回事。老曹憋着一股气,就在颁奖现场发生了摔奖杯的事件。

  这个事件当时成了福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人说曹德旺肯定要倒大霉了,一个农民企业家敢在那么多大领导面前耍大牌,简直不要命了,这次肯定要判刑,轻则3-5年,重则10-15年。但过了一段时间,新闻媒体又开始报道曹德旺的成功事迹。老百姓一下子又传言,曹德旺有很强的ZZ背景,甚至可以通天。在这个事件背后,我觉得肯定是有人支持老曹的,具体是谁,大家想想也肯定知道的。曹德旺后来也只是写了份保证书,这事儿就算了结了。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厂虽然赚钱,但是发展速度不快,老曹思来想去觉得是缺人才。那时候的私企根本招不到大学生,因为大学生都挤破脑袋想进国企,当年都是以进国企为荣,虽然工资没有私企高,但这是“铁饭碗”一辈子都有依靠,私企虽然收入高,但说不定哪天私人老板就卷铺盖走人了,自己岂不是成了待业青年。

  而且当年的私企接收不了大学生的人事档案,这更让大学生想来也来不了。结果福建省人事局真的为此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人才交流市场,曹德旺竟然把中国合资企业和独自企业聘用大学生的拦路虎给车搬掉了。1989年起,全国各地人事局都效仿福建成立人才交流市场。看到这里,我深深地感觉到曹德旺的能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企业家的实力范围了。

  1989年,福耀玻璃厂正在如火如荼的生产着玻璃,一位香港老板跑来打听,问车间里的边角料卖不卖?福耀的销售说,卖啊,你出多少钱?香港老板想了想说,5毛钱,你看怎么样?福耀玻璃的销售心想,反正也是当垃圾扔掉的,有人出5毛钱也可以啊,于是就签订了合同。

  其实,这个老板是生产景观地灯的,这种地灯对玻璃的精度要求不高,用福耀的边角料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年底,香港老板邀请曹德旺来香港玩,曹德旺应邀前往。结果一落地,香港老板就用豪车接到曹德旺直奔豪华酒店,中午吃鱼翅,燕窝,晚上又是吃燕窝,鱼翅。酒足饭饱,香港老板拉着曹德旺就直奔KTV,一排长腿MM站墙角任曹德旺挑选,曹德旺吓得往厕所跑,香港老板追出来问怎么回事。

  曹德旺觉得还是换个咖啡厅聊聊吧,于是俩人转到咖啡厅。在路上,曹德旺心想,这香港老板出手这么阔绰,不会只为了他那点边角料的生意吧?

  果不其然,在咖啡厅香港老板直切主题,说福耀的玻璃边角料质量不稳定,送货也不及时,对自己生意很有影响。曹德旺笑了笑,这不当初说好的么,我们不保证质量,因为这是边角料。香港老板笑着说,这些边角料对你们来说就是垃圾,现在卖我5毛钱一片,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也只有我愿意跟您做。曹德旺反问,您拿回去之后,赚不赚钱?香港商人尴尬的笑了笑,当然能赚一点。

  曹德旺心想,一点?就看今天这种排场,就肯定不止一点吧?老曹来之前其实已经调查过了,这个香港老板花5毛钱从福耀进玻璃边角料,加工之后卖出去至少在3、4块钱。所以曹德旺心生一计,反过来忽悠香港老板买他们的成品。经过一番摆事实,讲道理,香港老板竟然被曹德旺忽悠瘸了,真的决定找他进口成品玻璃。曹德旺转身打了个电话给销售负责人,告诉他香港老板最近会来谈合作,让销售报价1块2,对方要1块你就假装不同意,最后找老曹申请,再以1块钱卖给他。

  你看看,跟我们卖车的套路一模一样。曹德旺回到公司就召集销售开会,规定今后接待客户的标准不能太高,标准过高,会让人认为自己赚了他很多钱。后来香港老板听说此事,肠子都悔青了。

  1990年,54岁的曹德旺感觉有点累了,想效仿李叔同,像弘一法师那样半生俗人,半生佛门。正当他迷茫之时,又去了趟石竹山,这是他第四次上石竹山求签,也是最后一次。这一次,老师傅告诉他,您今生有佛报,却无佛缘。老师傅让他注意身体,安心工作。把企业办好,别动出家的念想了。曹德旺从此绝口不提出家的事。

  到了1991年,福耀在福清成为了知名企业,赚了老多老多钱,当地政府就想做一个形象工程,做一个福耀工业村,这里面有工业厂房,住宅,商场,加油站等等。项目启动之日,就是曹德旺噩梦开始之时。

  当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核心建筑群需要一家实力过硬的建筑公司来承建。于是就选择了总部在三明的福建省第一建筑公司。大家听听这名字,福建省第一,他如果说第二,谁敢说自己第一。结果呢,在施工过程中,一建把地下室施工外包给了一个合作户。当时,曹德旺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这种基础工程是基建的核心利润来源。果不其然,这家合作户各种违规作业,偷工减料,结果地下室造的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曹德旺让一建必须拆除或者修补,并且修补后退出此工程。对方同意退出,但不同意修补。因为尾款才3、4百万,修补需要7百多万,工程队二话不说就撤了。曹德旺还没反应过来,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省一建告福耀拖欠几百万工程款。

  曹德旺在法庭上谈工程质量问题,法官只问他一句话,你是不是拖欠了工程款?曹德旺知道对方找了关系,搞定了法院,所以无论说什么,法官都只问这一句,你是不是拖欠了工程款?结果,曹德旺怒了。一审判决曹德旺败诉,老曹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老曹憋着这口气没出,很是不爽。于是重金聘请北京的大律师,要求以工程质量问题起诉省一建,后来还花了很多钱请专家来鉴定工程质量问题。就这样又打了两年官司,终于赢了。结果省一建不服,提起上诉,官司接着打到了高院,高院看这事儿闹得有点大,就庭外调解。

  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前后两场官司,从1994年打到2000年,最终结局,曹德旺还是把几百万尾款给了省一建,地下室漏水还是自己找工程队来修复的,这期间直接与间接损失累计近亿元。

  后来,有个朋友送给曹德旺一本《曾国藩》,让他至少读三遍。曹德旺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悟出了一个道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简单讲就是,用勤奋战胜懈怠,用仁义战胜私欲;虽然知道自己的专长但不锋芒毕露,学会隐忍不为小事而纠缠。老曹把这12个字找名家写成对联,在办公室挂了8年。

  曹德旺的福耀工业村里有个高分子公司,这个公司的大股东是个台湾人叫黄照满,是做塑料的专家。黄照满占高分子公司49%的股份,福耀占51%,所以很多事还是曹德旺说了算。

  有一次要从美国科纳公司采购设备,黄照满说这公司老板是他在台湾时候的老铁,市场价6、7千万美金一台,他出面只要350万美金一台。这时候,旁边的一位福耀的副总默不作声,等单独和老曹在一起的时候,他告诉老曹,有一次他无意间看到一份美国发来的传真,就是这个科纳公司的报价,每台315万美金,黄照满多报了35万。曹德旺说,这事儿你知我知,不要对外讲。

  等到要和美国公司签合同的时候,曹德旺问黄照满,中国外贸规定必须有技术合同,你能否担保?黄照满说,这个必须的。曹德旺说,那就用你持有的福耀公司股份担保,怎么样?黄照满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说可以啊。曹德旺二线%的订金打给了科纳公司,合同价格350万一台。结果过了半年,黄照满火急火燎的跑来说,科纳公司破产了。

  老曹双手一摊,当时你做的担保,这事儿黄了,你就得出让福耀所有股份。黄照满急了,就去找科纳公司,科纳公司的人也坏,说只跟曹德旺谈。黄照满肯定不同意,因为俩人一见面,吃差价的事就暴露了。于是黄照满跟曹德旺说,到时候见面我必须在场,曹德旺同意。

  科纳的人一见到曹德旺,就开门见山的说,我卖给你们的设备315万,听说合同价格是350万,你是不是应该按350万给我们打款呢?黄照满一听,脸都绿了。

  曹德旺微微一笑说道,这是我们中国人做事的风格,315万是买设备的钱,35万是我给黄总打点的钱,具体这钱他怎么用我不管。他能以315万买到设备,那是他的本事。剩下的是我们公司内部的事,与你无关。你们公司跟我签了合同就必须交货,不然就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美国人也不示弱,拎出一个箱子,告诉曹德旺这里面是关于黄照满弄虚作假的证据,如果你找黄照满打官司,拿着这个资料稳赢,然后转身就走了。后来黄照满解释说,自己也很冤,一开始是准备吃35万的差价,结果科纳说自己要破产了,因为付不出15万美元的工人工资,如果再打15万就能发货。于是他就打了15万,结果对方又说公司还差10万才能盘活,不然设备还是发不过来,于是他又打了10万美金。这次,美国人又说要50万才能发货,他就急了。

  曹德旺说,事到如今我给你指条明路,你自己把福耀持有的高分子51%股份买回去,这公司就是你个人的了,你爱怎么玩都是你的事。权衡利弊之后,黄照满用300多万美金买回来51%福耀持有的高分子公司的股份。让人没想到的是,黄照满最后又用这些设备从福清某银行贷了2000多万的款,然后就消失了。

  曹德旺回忆说,当年这个银行一分钱都不肯贷款给他,就是因为他过节连一盒月饼都没送给领导,结果这个银行出了这么大个事,也算是个报应。

  在当年筹建福耀玻璃厂的时候,曹德旺认识了一位新加坡做金融的朋友,有一次他问曹德旺有没有考虑让福耀上市?曹德旺说我不缺钱,上市干嘛?新加坡的金融大佬就跟曹德旺讲解上市后的种种好处,当时福建省正好在找上市的试点企业,就这么一撮合,福耀从1991年开始筹备上市工作。老股民一定知道股票市场有“老八股”的说法,也就是1990年12月19日开盘,基点100点,当时上市交易的只有八只股票。

  所以,大家想想1991年就被作为上市试点的福耀,在当时是什么个概念。当时曹德旺也不懂上市的流程,原始股发行了1600万股,发了2400万元,平均一股卖1.5元。那时候也没有打新股的概念,反正内部人士口口相传,省市县的领导和家属,媒体人,机关单位和大学教授等等都跑来抢购一空。

  稍微懂点股票常识的人都知道,股票在一级市场是不能流通的,只有到了二级市场股民之间才能交易。但是福耀迟迟没能上市,大家就慌了,怕自己的钱打水漂,于是就问福耀的曹德旺能不能把自己的股票再买回去。当时的每股市值已经上涨到了2.5元 ,曹德旺到处借钱,买回了400万股。

  这些钱的利息都很高,曹德旺被压的闯不过气,他思来想去觉得上市这条路还是得有贵人帮忙才行,于是他就琢磨去北京碰碰运气,结果还真被他联系到了一位不可透露刘姓厉害人物,刘姓厉害人物决定入股福耀。第二天递交资料的时候,办事人员只说了一句,刘老是这家公司的董事,他叫你受理一下。没多久,手续就全部批完了。

  1993年6月10日,福耀玻璃正式上市,股票代码600660,开盘价44.44元,手上持有原始股的股东们高兴坏了。这时候曹德旺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成了亿万富翁。因为他个人持有福耀17.5%的股票,上市成功后公司又奖励了他85万股,再加上之前他被迫收购的400万股。曹德旺回家一算,好家伙,如果把自己手头的股票全部变卖,就是2亿多的现金啊。

  有了钱之后,很多人就找来让曹德旺投资做点别的事。有让他投资房地产的,有让他投资互联网的。老曹当年也想跨界做点投资,但回头看看自己手头的项目,自己都吓了一跳。

  除了福耀玻璃之外,他还有工业村公司、装修公司、加油站、配件公司、香港贸易公司等等。后来有高人指点他,未来上市公司要想做大,就必须只专注一个领域。1994年的福耀当时也面临资金问题,因为当时海南房地产危机,牵连了整个中国房地产业,福耀的大量资金都困在工业村项目里,到处和人打官司。而当时的汽车玻璃公司已经不止福耀一家,曹德旺深深地感觉到危机四伏。

  1996年,一位台湾商人送了曹德旺一本书《Focus聚焦》,其中一段话引起了曹德旺的注意,书中说太阳距离地球149597892千米,距离遥远,辐射面太大太散,所以伤害不到我们。但是如果用一面放大镜,就可以把阳光聚焦在一个点,无论是什么都会被融化掉。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小山村里住在几十户人家,这里有个杂货店,里面货品一应俱全,什么都有。但是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几乎都是大品牌的专卖店。曹德旺觉得一个人的时间、精力、经验、资金都有限,还是要聚焦做一件事。清醒之后,他就决定选择制造汽车玻璃作为自己的主业,并为之奋斗终身。

  有了全球的视野,再加上聚焦的精神,老曹决定对公司进行全面重组与改造。他先是甩掉了工业村的包袱,用这个钱又建了一个万达汽车玻璃厂。接着又关掉了装修公司,转让了加油站。他又把公司之前的直销模式,改成了代理模式。最后,就是改组董事会,构建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

  之后福耀玻璃就进入了快车道,当年每生产1㎡的夹层玻璃,单耗是2.8㎡,世界上平均单耗是2.85㎡,大家已经觉得很自豪了。但是老曹还不满足,到处找专家研究怎么减少单耗,自己蹲在生产线上研究生产工艺,最终将每平米的夹层玻璃单耗降到了2.3㎡,之后又降到了2.16㎡。

  中国福耀的崛起引起了法国圣戈班的注意,圣戈班我曾经在节目里提到过,1665年就开始造玻璃的骨灰级企业,全球有17万员工,福耀跟他比简直是蚂蚁和大象的差距。圣戈班决定入股福耀玻璃,持股42%,同时还买了万达汽车玻璃51%的股权,成为了控股股东。

  但是后来曹德旺发现,法国高管在中国拿着百万年薪却啥事不管,曹德旺提出各种建议都被法国高管压着不给回复,曹德旺忍了3年,最后忍不住了,自己投资2个亿,又开了一个绿榕玻璃厂,随后递交了辞职报告。这下圣戈班的大老板慌了,赶紧飞来中国跟曹德旺谈判。

  曹德旺当时也很强势,提出让圣戈班撤资,3年的亏损不用他们承担,但是未来5年内,不允许以任何形式进入中国投资组建与福耀、万达同类的工厂。就这样,1999年的时候,圣戈班和福耀的故事闹了个不欢而散的结局。

  不过这次合作让曹德旺学习了西方的管理体制,也让他明白了所谓世界500强的高管也不过如此,自己的水平不一定比他们差。圣戈班退出后,当年福耀玻璃就扭亏为盈,净赚8000多万。

  结果到了2003年,圣戈班通过收购韩国公司重新进入中国,曹德旺看看手中的合同,当年圣戈班承诺5年内不进入中国市场,明显违约了,有人让他打官司起诉圣戈班,曹德旺觉得没必要,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值得大家细细品味。1997年的时候,印尼ASAHI的日本公司总经理来找曹德旺,希望福耀从他们公司采购浮法玻璃。这一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印尼的企业几近崩盘。曹德旺自然知道此人来访的目的,对方问曹德旺能否每月从他们公司采购3000吨浮法玻璃?曹德旺说,我们小公司用量不大,但我还是可以从你这里采购4000吨,这几乎占我们用量的90%了。日本人当时扑通一声就给跪下了。

  这个时候,福耀的高层问曹德旺,当时你怎么不压他价格?当时印尼的玻璃不好卖,当地气候湿度大,又不易保存,他们着急出手,这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的事。曹德旺说,从产业链上讲,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如果是生意,我肯定要压他价格;如果是情义,我就不应该讨价还价。

  没曾想,这份情义印尼ASAHI公司线年危机过去之后,印尼的浮法玻璃供不应求,价格一路猛涨,但是每月4000吨给福耀的玻璃价格却从未涨过一分钱。直到一年之后,对方才通知涨价,还连连道歉,表示不好意思。

  2000年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蓬勃发展,曹德旺东奔西跑的开疆拓土。先去长春在一汽旁边建厂,一汽大众,沈阳华晨金杯,保定长城,北京现代,天津一汽丰田等等都成了他的客户。

  接着又在上海建厂,毫无疑问上汽也成了他的客户。然后又飞到重庆建厂,长安汽车又成了他的客户。玻璃运输成本很高,汽车厂建在哪里,配套的玻璃厂就建在哪里。可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福耀玻璃相当于把这些坑全给占了。

  正当福耀玻璃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突然,在2001年2月28日晚上,曹德旺接到下属报告,称刚从网上看到美国PPG联合其他两家美国玻璃公司,向美国商务部起诉中国的玻璃倾销。

  又一幕大戏即将开演,曹德旺是如何应对美国同行的打击呢?咱们周六接着聊。下次更新是10月6日,还在假期当中,也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够陪伴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国庆假期,希望大家好好休息,多陪陪家人,为节后努力奋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今天的内容是福耀玻璃曹德旺的完结篇。虽然咱们的故事今天可以讲完,但是福耀的故事还在继续。

  今天咱们继续接着上回的故事往下讲,后半段我会分享最近很火的一部电影《美国工厂》我的观后感,这是一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福耀在美国建厂的过程,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之所以火,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出品人是及其夫人,奥巴马退休后成立了一家叫高地制作的电影公司,和奈飞公司签了7部电影的协议,这是第一部,算是开山之作。

  上期节目咱们聊到曹德旺被人四处告状,但始终毫发未损,在这期间他和福清的陈书记结下了友谊。陈书记邀请曹德旺来福清办新工厂,曹德旺欣然赴约。有了新工厂,曹德旺当然希望生产技术含量更高,赚钱更多的产品,于是就准备投产夹层玻璃。

  但是在工地动工前期,副县长和镇长都来打招呼,希望用自己推荐的人来承包工程。招聘员工期间,有100多号人找关系递条子。曹德旺顶着压力,不卑不亢,机智应对,最终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曹德旺在去芬兰学习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HTBS这样的高端设备,回国后立刻决定引入新设备,并且关闭老旧的高山玻璃厂。在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刻,福清举办国际龙走赛,曹德旺被相关领导忽悠,一怒之下把奖杯扔进了水了,一下子成了福建的大新闻。

  之后,他为了引进大学生,协助福建省人事局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人才交流市场,解决了当时的私人企业招聘难的问题。之后,曹德旺钱越赚越多,当地政府就希望做一个形象工程,福耀工业村。

  结果,请来的建筑公司施工质量不过关,官司一打就是6年,损失了将近1个亿。在1991年的时候,一个玩金融的高手点拨曹德旺,让他讲企业上市,2年后顺利在A股上市。上市后,曹德旺感觉得聚焦一个行业,于是甩掉了其他生意,专注于从事汽车玻璃制造。

  随着福耀的市场占比越来越大的,法国圣戈班找来谈合作,之后成为了福耀的大股东。但是,圣戈班操盘的3年里,企业一直亏损,曹德旺也差点辞职。经过谈判,曹德旺又拿回了福耀玻璃的控制权,正当他准备重新启程之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美国PPG联合另外两家公司,向美国商务部起诉中国的玻璃倾销。

  2001年2月28日,曹德旺得知了中国玻璃在美国被起诉玻璃倾销,要知道10个月之后,中国就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了。所以,我猜测福耀挺身而出打这场官司,不仅为的是自身的利益,也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含义在里面。

  其实,倾销这个概念无非就是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个国家。但什么是正常价值,谁来定?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国外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就说你的产品倾销,然后征收惩罚性关税,你价格就上涨了。如果不算倾销,就和其他所有国家进口来的商品一样,正常交税。

  当时美国企业诉讼中国玻璃倾销美国,指的并不是福耀一家,福耀完全可以不用出头来打这场官司,福耀决定还是联合国内5家企业去美国应诉。结果,应诉的企业被裁定9.79%的倾销税率,没去应诉的被裁定124.5%的倾销税率。曹德旺不服气,继续申诉,结果第二年反而裁定为11.8%倾销税率。打这种倾销官司费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国内的其他企业都不愿意再折腾了,选择接受事实。

  但是曹德旺要死磕到底,直接把美国商务部告上了联邦巡回法庭。前前后后,官司打了3年多,最终裁定倾销税率为0.13%(小于0.5%视为零倾销税率)。经过这一战,曹德旺发现中国人缺少打倾销战的经验,于是找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了一个中国反倾销研究所。我觉得这件事也给曹德旺后来去美国建厂埋下了伏笔,毕竟远渡重洋把玻璃出口到美国,成本已经很高了,再加征一个倾销税率,那生意就没法做了。当然,这是后话。

  曹德旺生意越做越大,名气也越来越响。但是树大招风,很快就有人找上门了。这次来的又是个大人物,对方开门见山的告诉他,在吉林省双辽市有一个浮法玻璃厂,你应该需要,不如就把这个厂收了吧。

  曹德旺打听了一下这个厂,发现这是个国营玻璃厂,员工有2000多人,根据产能来讲,人员编制超标至少7倍以上,而且造出来的玻璃质量一般,他也用不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工厂负债6亿多,这完全是个烫手山芋,曹德旺当然不敢接手。但是对方态度很强硬,眼神里透露出“你不接试试看”的意思。最后曹德旺提出,让这个工厂走破产程序,剥离债务后我再用1个亿收购,这笔钱用来安置工人,改造工厂。

  果然,双玻厂轻装上阵之后,曹德旺又派了几名元老去管理,企业很快就出现了生机。但是在东北地区还有四家同样的企业,也都是国营。曹德旺发现自己的成本比他们低,但是价格却卖的比他们高,他怎么想也想不通。后来调查之后发现,其他几家都是亏着卖,但每个厂的经营都是举步维艰。

  曹德旺立马决定来个狠招,在8-10月的旺季,直接放出了每吨800元的远低于成本的报价。这样一搞,其他四家工厂的货出不去了,立刻要求谈判。谈判桌上,老曹把对方的老底都给揭了,几家国营厂服软,大家签了协议,今后都按成本价以上销售。

  结果到了年底的淡季,几家国营厂迫于库存压力又忍不住开始低价销售。曹德旺一看,这不是出尔反尔吗?于是又出一招,淡季停止销售,不卖了。这时候厂长坐不住了,因为工厂生产不能停啊。老曹说,没事,就给我存着。但是玻璃存时间久了会发霉,发霉就卖不出去了。老曹哈哈一笑,我卖了20多年玻璃,存储方面我有秘诀。于是,就手把手教双玻厂厂长怎么保存玻璃。结果这一个冬天就存了16万吨的玻璃。

  很快,春季到来,市场回暖。但是市面上价格还是维持在1100元左右,曹德旺觉得低于1400元的价格就是不合理,还是不愿意放手。厂里领导心急如焚,曹德旺哈哈一笑道,你把东北区域的经销商喊来开个会,我来动员动员。厂领导心想,价格不给到位,光靠一张嘴有什么用啊?就这样硬着头皮喊来了100多个东北经销商。

  在会上,曹德旺态度强硬,开门见山的说,我玩玻璃的时候你们有的人还在穿开裆裤呢,你们经销商跟我厂家是利益共同体,我们之间如果搞对立,你们把我们玩死了,你们早晚也是死。东北四家国营厂淡季时候缺钱,你们就压他的价格,拼命进货。旺季的时候,就拿淡季的货来卖,导致旺季进货价也低于成本线。

  我老曹告诉在座各位,我啥都缺,就是不缺钱,这个厂子一年亏一个亿,对我来说也不算个事儿。马上旺季了,你们去看看那四家工厂还能给你们多少货?没货的时候,你们还是要来求我。我实话告诉在座的各位,我这里有20多万吨的货,今天来开会的,我都按1200元的价格卖,但是限量2万吨。剩下的全部按照1400元卖,今后我每周调整一次价格,你们爱买不买。

  说完这段话,立刻一大半的经销商起身就走了,他们觉得台上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脑子进水了。剩下来的经销商,有的人就问了,你去年冬天生产的玻璃,储存到现在肯定发霉了。老曹立刻安排人带他们去仓库看,结果没有发霉。这时候有几个老板被曹德旺的气势镇住了,清醒之后问曹德旺,那如果1400元的价格从你手里买了,过几天进货价又跌了怎么办?

  老曹说,玻璃厂的利润都不足5%,现在又是旺季,价格跌的可能性不大。在开会的时候,有一个李老板,一个包老板至始至终在琢磨曹德旺这个人,觉得他挺有意思,不按套路出牌。于是决定赌一把,就跟着老曹的方案走,按他的价格来采购。

  果然,当天离场的经销商跑去其他几家工厂采购玻璃,价格是比老曹的便宜,但是没货。为什么没货呢,因为淡季的时候市场上少了双辽玻璃厂一家,其他四家的货全部被吃光了。现在旺季的时候,自然就订不到货。这些老板没办法,只好舔着脸又回来找老曹,当时市场上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950元。

  而之前坚定不移站在曹德旺这边的李老板和包老板,之后成了东北最大的两家福耀玻璃代理商。所以说,有时候发财的机会就在一念之间,要学会慧眼识英雄。

  中国加入了WTO之后,福耀的外贸出口开始增。

Copyright © 2028 万泰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