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我是谁?我念什么诗?我为什么选这首诗?“明亮的星”照亮武汉上海

时间:2023-12-24 00:28 点击次数:189

  “我是谁?我要给大家念什么诗?我为什么选这首诗?”这是一场不设主持人的诗歌音乐会,诗人们两两上台,回答这“诗歌三连问”。12月17日晚,诗漫江城——“明亮的星”2023(第八届)武汉诗歌节诗歌音乐会在卓尔书店举办。诗歌音乐会是每年武汉诗歌节的重头戏,本届诗歌音乐会与上海文学名刊《收获》共同举办,并通过全国多家媒体账号直播。

  活动总策划,《收获》App运营总监、作家走走介绍,2015年,《收获》开辟诗歌专栏“明亮的星”,取自英国诗人济慈的诗句“明亮的星,我祈求如你一样坚定不移/但我不愿高悬夜空,独自辉映”。对每一位诗人,《收获》都邀请另一位深通其款曲的诗人或研究者撰写,既呈其情又明其理,情理并茂地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生动的诗人形象。专栏开设至今八年有余,为读者提供一幅幅诗人精神素描,勾勒出当代汉诗轮廓。

  这场诗歌音乐会即以《收获》专栏名“明亮的星”为主题。吉狄马加和耿占春率先上台。“那是谁的马车从那边跑过/在黑暗的深处它的轮子发出空寂的声音。”为什么选择这首《时间之外的马车》?吉狄马加回答:时间对所有的哲学家和诗人都是一个命题,诗歌和音乐是可以穿越时间的,“马车”是自己的想象之物,能够揭示时间之中的未知存在之物。耿占春分享的则是吉狄马加的诗歌《如果我死了……》,“如果我死了/把我送回有着群山的故土”,死亡是诗歌写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它不是生命的终结,吉狄马加创作有关死亡主题的诗歌时,总是会有一种赞歌的声音,同时也是一种回归的要素。

  第二组诗人中的陈东东是“明亮的星”撰稿最多的专栏作者。他分享的《它仍是一个奇异的词》似乎直指诗歌本质。朱朱则带来《我身上的海》,“再一次攀登,是的,只有撞击过/才满足,只有粉碎了才折返”,展现出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

  第三组麦城的诗歌《请君入瓮》从荒诞走进荒诞,与之相比,宗仁发的《润州游记》饱含江南山水风物。

  第四组联袂上台的是两位女诗人,宇向将诗歌当作另一个永恒自我来塑造。“没有你/我自把阵风引入星空”,隐含女性力量的挣脱、延展、深入、纠结、开放、轰鸣。梁小曼的《系统故障》略带科幻气息,发出追问,“爱是什么?/爱是一个人通向终极的必经之路/终极是什么?终极是神为你写的代码……那么,死亡又是什么?/死亡是系统的修复”。

  第五组诗人陈先发的《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前的枯树而作》由枯萎和新生绵延到短暂和永恒、生与死、来和去、逆和顺、悲与欣……“秃枝的静谧比新叶的/温软更令人心动/仿佛活着永是小心翼翼地试探而/濒死才是一种宣言”。霍俊明的《苍山传灯》气象万千,“万千鸟鸣万千风声万千自然法器/万古江河拆毁它们于无形于无声”。

  第六组的女诗人俞璐也是实验音乐人,其诗歌世界一如她带来的《声音的》,意象绮丽。与之相对,胡亮的短诗《六月》则在多彩的花瓣和灵动的翅膀间展开,“我特别擅长转动群山,而你则精通蔚蓝。”

  第八组胡弦的《舞者》美如蝴蝶,又有倔强的内在力量。张清华的《野有蔓草》与《诗经·郑风》里的同名诗篇互文,和中国传统诗学建立起互动联系。

  第九组阎志分享的是他发表于《收获》2023年第6期共计1500行的长诗《时间》中的第一首《最后的诗篇》。与之搭档上场的商震《假牙》表达了一个小小的哲理,如果“假东西占到了好位置”。

  多年在云南大山中行走的第十组诗人雷平阳的基诺山系列诗歌不少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就像当晚带来的这首《大象之死》,动物又何尝不是人的写照?好友黄德海选读的《光辉》《山中》也都以小见大,面向生活、面向土地,才能看到天空之高远、田野之阔大。

  岁末迎新之际,第十一组诗人任白带来的诗歌《新年快乐》反思道,“所有新年都是再生品”;蒙古族诗人舒洁朗诵了《贡格尔》,“入夜/亲近酒,遥远的心境/在某一刻飞向穹庐和星群”。

  压轴上场的诗人西川带来《撞死在挡风玻璃上的蝴蝶》《尽量不陈词滥调地说说飞翔》《我的意识流》,都是由“我”出发,抵达生命这样一个“大于我的存在”。

  音乐人冯大亚、胡安什以冬不拉、斯布孜额、口弦、呼麦……将鸟儿、马、风、河流和无穷的远方,带入这个诗歌的夜晚。当晚,数十万读者在线收看了这场武汉与上海联袂带来的诗歌音乐会。

上一篇:突然!中国宣布

下一篇:实验室玻璃器皿 <

Copyright © 2028 万泰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