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打破“玻璃门”须坚决破除垄断体制

时间:2023-11-16 13:47 点击次数:77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地方债务大等问题仍很突出,经济面临较严重下行压力,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政府投资已不合时宜,能否激活民间资本,已经关系到防止经济硬着陆、关系到转变发展方式、关系到应对国际复杂环境和形势的能力。而目前民资发展空间受限,面临成本升、利润薄、融资难等经营困难,进入实体经济积极性不高。因此,打破垄断,放宽民资准入,必然成为激活民间资本,增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放宽民资准入在政策层面已经是一个“老问题”,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出台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非公36条,2010年5月国务院再度出台新非公36条加以完善。但实际成效甚微,“玻璃门困境”看得见、进不去还是困扰众多民企和民资。因此,此次放宽民资准入,必须进行政策和制度创新,解决“玻璃门”问题。

  解决“玻璃门”问题,必须制定有利于落实政策的实施细则。从政策层面来看,2010年的“新36条”在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是,由于政策更多的是一些原则性意见和要求,缺乏具体和可具操作性的办法。所以,在此次国务院提出的今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中,一是具体明确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二是要求在上半年把放宽民资准入领域的实施细则制定出来,这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必需的。

  解决“玻璃门”问题,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实践表明,仅用实施细则解决民间资本准入问题是不太现实的。自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至2008年12月,国务院出了4个配套文件,中央各部委则出台了38个配套文件,各个省市也相继出台无数的配套文件。2010年5月又出台了“新36条”,但是实践结果不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玻璃门”问题不仅是政策问题、实施细则问题,更是体制问题。要真正打破“玻璃门”,必须坚决破除现存的垄断体制。一是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务院关于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重点,是把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与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提。二是必须同时深化税费、定价、运营监管机制等改革,反对垄断,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反垄断,不解决公平竞争问题,即使民资进入了也难以存活。就拿民用航空来说,虽然制定了允许民资进入的政策,也有民企进入了。但其结果却是没有一家民用航空公司能够顺利生存下来。原因在于,不仅航线资源牢牢掌握在国有航空公司手中,而且在遇到诸如油价上涨等问题时,得到财政补贴的也只有国有航空公司。同样的问题,在石油市场也普遍存在,民营加油站几乎都在受到垄断企业的强力挤压。三是必须解决民资融资难等问题。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领域往往投资大、收益低、回报周期长,民间投资难以享受到国企在融资、政策性补贴、税收减免和政府注资等优惠政策,而民间金融仍处于小范围的试点阶段。因此,必须围绕反对垄断和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加快深化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注意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使民营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广东一度出现了民间投资增长放缓、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为此,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并收到了成效。据统计,2011年广东外源性经济投资2449.64亿元,同比增长11.0%;国有投资4430.14亿元,同比下降8.7%;民间投资增长最为迅猛,投资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32亿元,同比增长37.0%,带动整体投资增长18.8个百分点。但也要看到,近年广东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低于江苏、山东等省,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民间投资数额也低于江苏。2011年江苏省民间投资完成17198.2亿元,广东比江苏少7000多亿元。可见,广东增加民间投资仍有很大潜力。因此,广东不仅要加快制定放宽民资准入的细则,而且还要围绕反对垄断和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解决民资准入的“玻璃门”问题,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转型升级和幸福广东的建设。

Copyright © 2028 万泰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