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人民法院报

时间:2023-06-04 20:14 点击次数:65

  近年来,国内各大景区兴起了一股兴建玻璃栈道、玻璃廊桥、玻璃景观台等高空“玻璃景观”的热潮。高空“玻璃景观”带给游客新奇、惊险刺激体验的同时,隐藏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玻璃景观”,我国的监管已经严重滞后。首先是有关“玻璃景观”的法律规定模糊。“玻璃景观”主要由钢架支撑结构和特种钢化玻璃组成,但钢化玻璃的安全标准主要出自建筑用外墙玻璃适用的《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能否适用于高空玻璃栈道或景观平台载体,还得由有关部门作出专门规定。况且“玻璃景观”大都悬空或沿悬崖建在景区的山中,距地面一二百米以上,对于“玻璃景观”的整体安全标准,目前缺少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其次,专项监管责任亟待厘清。“玻璃景观”不同于普通的旅游景点,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目前高空“玻璃景观”未被列入特种设备的监管范畴,其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具有专业安全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的安监等部门均未介入。单靠缺少专业技术安全检测设备的旅游部门,显然无法对高空“玻璃景观”进行技术层面的安全监管,运行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玻璃景观”成风,监管不能“悬空”。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对“玻璃景观”的安全监管,摒弃只重速度、不重质量,只重建设、不重管理的痼疾,强化责任意识,严把质量关,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切实履行安全职责,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及利益,让“玻璃景观”真正成为惊险、刺激亦不失安全的绝美风景。——王丽美

  近日,有媒体记者通过明察暗访发现,名为“衣衣不舍”的旧衣回收组织以慈善捐赠为名义,从市民手上收集旧衣物,却作为商品卖往非洲。类似的爱心回收旧衣却被偷卖事件,并非个案。去年1月就有媒体报道,上海“大熊猫”“绿房子”之类的废旧衣物回收箱,打着“公益”或“政府实事项目”的旗号,其中的有些箱体却被小贩承包,导致旧衣物直接流向二手市场或焚烧炉。

  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处置旧衣物进而成了一些家庭颇感“烦恼”的事儿。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中国每年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约2600万吨左右废旧纺织品,再利用率不到14%。如何处置好旧衣不但更为紧迫与现实,而且考验着社会管理的智慧,是一道社会考题。

  本来是“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旧衣回收,却被一些企业用来谋利,暴露出的是我国旧衣回收监管方面的漏洞。据了解,在最新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中,旧衣物依然不在规定的“再生资源”之列,我国对二手衣服的交易仍然没有明确规定。相比之下,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成熟的二手衣服市场。在企业层面,国家的产业优惠政策目前也未涵盖废旧纺织品领域,一些优势企业尽管攻克了研发环节难题,但由于再生产成本高昂、成品市场认可度低,缺乏生产积极性。

  从“爱心回收旧衣却被偷卖”反思旧衣的处置,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作为,加强监管,以顺应民意与社会的期待,实现旧衣回收与爱心捐赠的有机统一。

Copyright © 2028 万泰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