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我在高楼大厦玻璃幕墙之间的古典园林里听一场600多岁的昆曲

时间:2023-07-09 01:20 点击次数:105

  我第一次知道昆曲还是上个世纪。那时候昆曲还没有被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某天电视里一位小生用迥异于京剧的高亮唱腔和婉转曲调,一下把我的身、魂同时定住,然后牵着它们一路飞花渡叶,至今难忘。

  但我当时并不知道昆曲,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是若干年后,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峡两岸大放异彩。当时各种条件都不允许,并没有机会亲眼欣赏,只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稍微了解到那场表演的创新特色,以及随之而来的赞誉和质疑。质疑最多的是“不对”——什么是对呢?后来我有机会受到一位苏州昆曲前辈的耳提面命,他单单纠正我“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之“原”字的发音,就用去近20分钟,我想这个“对”,便体现在老一辈艺术家们忠于传统、强调原汁原味的艺术追求中。

  我人不出苏州,听到更多的是省昆、苏昆的演出,有时候是在园林实景里,譬如沧浪亭的《浮生六记》、昆曲传习所的《牡丹亭》,但上海张军“昆曲王子”之名是早就听闻。“王子”者,有王的威仪,还有子的年轻;是未来的王,也是王的延续。所以紫芝园将邀请张军来演出的消息实在让人期待。在这座新生的、500岁的吴下名园里,他会唱什么?怎么唱?唱得会有多“对”呢?

  “紫芝园”之名看起来陌生,实际上它在400多年前声名赫赫。园主人徐默川来自直塘徐氏,这个家族在明代苏州富甲一方,“甲第连云”。譬如,徐默川的弟弟徐少泉,是拙政园的第二任主人;徐默川的堂弟徐泰时,创建了留园,留园始建的时候,叫作“东园”,当然也有“西园”,就是如今的西园寺,也是徐泰所建的宅园之一,后来舍园为寺。此外,还有徐本子园、徐参议园等等等等。在众多的宅园中,徐默川的“紫芝园”尤为突出,虽然面积不是最大,却秀丽绝伦、穷极工巧,还给徐氏带来了“假山徐”的称号,时人评价说,与当时的名园分不出谁高谁低。

  而让这个园子更为吸睛的是两位“大神”的加盟,根据徐树丕《识小录》中收录王穉登所写的《紫芝园记》,这个园子是文徵明布画、仇英藻饰,也就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明四家之二,为其担任了总设计师和装饰部总工,这在园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如今苏州影响力最大的拙政园,也只有文徵明所绘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而没有证据证明其参与了建设。

  过了若干年,徐默川的孙子徐景文科考连捷,重修园子,在园中大池上架了一座桥,落成后,桥梁上开了一株紫色的花,九茎而三秀,很是祥瑞。王穉登就提议说,把这座桥叫“紫芝桥”吧,园子也因而得名“紫芝园”。这件事记录在王穉登所作的《紫芝园记》里。遗憾的是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一代名园也逃不过时间的拉扯,只剩巨石危峰在废墟之中沉默地矗立,渐至消失。

  十多年前的苏州城市更新建设中,这个阊门外上塘河畔上津桥边的地块被某集团公司拍下,准备建成商住项目。起初是打算在高楼之间建个小花园,后来有位老先生说,既然这里是明代徐氏紫芝园的旧址,为什么不重建紫芝园呢?这个问句就是一个开始,到2022年,紫芝园真的建成了,其中辛苦说来话长。当然这个紫芝园经不起挑刺的,一来地方小,只有3000平方米,而且四围都是百余米的高楼;二来没有图,只有文字记录可参考(后来发现了文徵明所绘的紫芝园图);三来最最重要的,斯人已逝、时过境迁,人既然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里,隔了500年的园子,又怎能算是同一个呢?把这个园子叫“紫芝园”,对不对呢?

  那么怎么评价“对”?所有的传统,都是曾经的流行;所有的“对”,都具有阶段性;当时是怎样的社会风尚和生产力,就会相应地出现怎样的文化与审美。既然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今天,文化和审美进入新时代,自然不能死抱着过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建一个适合当下世情的庭园,就是当下的“对”。当站在30楼上看园林,用迥异于古人的视角,看到的不再只有高墙中的卷山勺水,还看见庭园和高楼,东边的古城闾阎、脚下的运河故道、西边的吴中山水,视野一开阔,境界也跟着开阔,连呼吸都觉得酣畅淋漓。你便相信这座紫芝园,是紫芝园,也不是紫芝园,它是紫芝园在现代的重生。

  在5月初,我们在高楼大厦、玻璃幕墙之间的古典园林里,听一场600多岁的昆曲。张军简短致辞之后,一亮嗓便获得满堂彩,可在我热切地等待他的表演时,他却隐没了,音响声起,同时灯光随着激越的鼓点,在假山、池水、花树间明灭闪烁。那晚应该是在园子四周都布置了灯光设备,光束交映,宛如一场灯光秀,有捧着星光球、张着蝴蝶翅膀的精灵在暗夜行走,带张军一路追寻。他追寻到什么呢?小提琴、大提琴的合奏。在精灵的引导下,在晚风的鼓荡中,在曲笛的悠扬声里,在婉约的山水间,大、小提琴和鸣,张军高亮旖旎的唱腔飞入天际。唱着唱着,灯彩变幻,张军竟然像跳爵士一样地舞动起来,步伐竟然都踩在了昆曲清歌雅韵的调点上,互为共鸣、默契多情。

  我其实没有看过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听说他加入现代音乐审美和光影效果,使昆曲更贴近于当代年轻人的口味,张军的这场演出,应该是在昆曲与时代融合的路上走得更远了吧?

  这场演出,真是人与景的水乳交融。“昆曲吟出新调,名园重获新生”,造园,说到底不过是造一个当下生活的环境,时代越变越快、越宽、越立体、越丰富,生活与生活环境也一样要别开生面以符合当下世情。重生的紫芝园可以被视为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乃至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的一种探索的范本,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市民与相关专家前来游赏考察,这种认可,应该与张军的演出结束后观众报以的雷鸣掌声相同。

Copyright © 2028 万泰娱乐注册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